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简介
本站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官方网站。办理业务请联系杂志社。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CN:11-5809/P)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文章特色
1.文稿主题鲜明,内容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语言精练;来稿(包括图、表及英文摘要)一般限定8000字左右。
2.中文摘要300~500字,英文摘要22行左右(英文摘要的内容应包括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与研究结论,可与中文不同,略长),关键词5~8个;论文的各级标题分别按顺序编码制:1,1.1,1.1.1等,各级标题一律左起顶格书写。
3.凡属国家、省、部级及其以上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重点攻关项目的研究论文,请在首页脚注中注明项目的名称和编号。
4.文稿中计量单位一律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用标准符号表示,如吨(t),米(m),小时(h)等;各种专业术语一律按已颁布的标准使用。同一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等要求全文一致。
5.论文投到本刊编辑部后,作者顺序、作者工作单位不得更改。
杂志分析报告
注:年度总文献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注:比率 = 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 / 当年发文量 * 100%
注:当年发文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遥感科学与应用技术,地球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地理空间分析综合应用,学苑动态,综述,2017年中国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专辑,“数字地形分析”专栏,遥感大数据协同计算理论,全空间信息系统理论方法,地球信息科学与应用技术,地理大数据时空模式挖掘的方法与应用研究,山洪/泥石流灾害时空特征分析,专辑:地理智能,“土地利用模拟”专栏,中国古-近代地图挖掘、分析与利用专栏,专栏:城乡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地理计算并行化,全球卫星气候遥感数据,全国激光雷达大会特约稿件,“海上丝绸之路空间数据分析”专辑,新时期中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时空特征与生态环境效应专栏,轨迹数据挖掘,专栏:“全空间信息建模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地球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扶贫空间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专栏,专栏:青藏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影响数据挖掘,资源环境数据格网,地理信息技术在海事领域的应用,ACM SIGSPATIAL 2015中国分会特邀稿件,专栏:一带一路重大工程遥感,地理模型与算法,大数据与城市管理,疫情研究综述,轨迹与交通,大数据与社会经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设计与开发,疫情建模与仿真,“2021中国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人居环境健康与GIS”,经济与社会,专栏: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时空建模与决策分析,第二届中国空间数据智能学术会议(SpatialDI 2021)优秀论文,大数据与智慧交通,城市活力,数据共享与数据挖掘,地理流与出行行为,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城市功能,旅游行为,特约稿件,疫情时空分析,地球信息综合分析,街景与空间,环境与健康,学院简介,石坚论坛,第十七届中国地理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学术年会特邀报告论文,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技术,专辑: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第100期特约稿件,犯罪时空预测,学苑动态_学院简介,学苑动态_新书推介,特邀稿件,学苑动态_征稿简则
摘要:当今地理学研究进入大数据时代,以记录人类行为信息为主的时空定位、社交媒体等地理大数据蕴藏着多源、多粒度和多模态的时空信息,突破了传统研究中数据源的局限,为地理尤其是人文地理现象的多尺度精准理解与时空动态模式发现提供了更为成熟的条件。正因为此,面向地理大数据理论与方法的探索,将为地理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方法和技术支撑,而针对地理大数据中地理现象时空模式的挖掘,将有助于揭示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与协同机制,以及地理系统的动态演化规律。
摘要:网络文本中所包含的相关信息目前已成为公共安全事件紧急救援与影响评估的重要信息源。现有的方法虽然可定向地提取文本信息中事件的各类要素信息,但由于缺乏面向事件的整体建模与解析框架,难以从网络文本中获取系统的事件要素的结构化信息,即所提取的事件要素信息要么不够完整,要么与目标事件不匹配,由此产生的遗漏与谬误难以支撑针对公共安全事件信息的系统分析。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面向公共安全事件的网络文本大数据结构化理论框架,首先,建立了公共安全事件的语义框架,并以地震事件为例构建了相应的结构化表结构;其次,应用训练语料的关联标注解决了事件要素与事件无法匹配的难点;最后,通过使用可融合关联信息的文本解析算法,系统提取了事件类型、事件名称、事件时间、事件位置及其他属性,基本实现了网络文本中不同事件信息的结构化。本文以云南邵通鲁甸地震为例,展示了地震事件的网络文本信息的结构化过程与结果,为分析地震所受的关注程度以及救援状况提供了重要参考。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面向公共安全事件的网络文本信息挖掘系统,展示了地震事件文本的结构化解析以及由此实施的事件关注度分析。
摘要:21世纪以来的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给世界的经济、安全、外交等带来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对中国的内外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全面及时地分析国际关系及其变化特征,对于中国的经济和外交发展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国际关系研究具有复杂性、及时性、时空性等特点,迫切需要时空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其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大众媒体如报纸、广播等记录着世界上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件,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相对于记录个人活动的社交媒体数据,其更加适合于对人类社会进行大规模和长时间的分析。GDELT是一个免费开放的新闻数据库,它实时监测世界上印刷、广播、网络媒体中的新闻,对其进行文本分析并提取出人物、地点、组织和事件等关键信息。本文利用复杂网络的理论和方法对GDELT进行网络化挖掘并进一步分析国家关系。首先利用该数据构建国家交互网络,然后通过网络特征统计分析国家之间的交互关系,最后探测国家冲突事件交互网络的时序变化。研究发现:(1)国家交互网络具有无标度特性,网络连接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呈现出不均匀性,少数国家与其他国家有大量交互,大多数国家与其他国家的交互很少;一个国家与少数国家有大量交互,而与大多数国家的交互很少。(2)国家冲突事件交互网络的突然变化往往对应一些重大事件。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大数据时代的国际关系探索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为新闻媒体数据的分析提供参考。
摘要:公共自行车在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方便居民出行等方面意义重大。本文以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和惠阳区、韶关市区公共自行车为研究对象,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层次聚类、地理可视化等方法探究出行模式,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分析出行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性程度。研究发现,惠州市惠城区和韶关市的公共自行车出行行为有规律、成规模,站点呈现生活居住、工作就业等类型;惠州市惠城区自行车使用目的多元,包括通勤、短途办事、公交接驳等,韶关市中,通勤是主要出行目的。惠州市惠阳区受到骑行道路限制,公共自行车使用率低。本研究可以为提高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效率、引导慢行交通政策制定、评估城市用地布局提供参考和建议,也能为其他区域公共自行车的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摘要:室内定位数据记录了用户在室内空间活动的时空轨迹,是研究人群室内行为的重要信息源。室内数据时空耦合、分布复杂,可视化分析可以更好地揭示其规律。然而,与室外数据不同,室内数据具有时空粒度细、定位精度高等特点,与POI之间的空间关系更为明确,其轨迹受到室内设施和空间的制约,出现高维和不规则的特征,而这给室内行为研究提供依据的同时,又给可视化分析带来一定的挑战。现有的可视化方法主要应用于室外定位数据,关注轨迹自身的活动轨迹分析,往往忽略了所经过POI语义信息表达。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分析室内空间结构与定位数据的特征,阐述室内空间可视化分析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面向室内人群的时空分布、移动模式及相关POI之间的对比、关联分析的需求,细化可视化分析的内容,明确可视化分析与展示的对象,并设计数据结构;从数据结构、可视化方法、展示图件及用户交互4个层次构建时空行为可视化分析模型;基于上述方法,采用WebGIS和WebGL技术综合设计和实现了面向商场定位的商场客流分析系统;最后,通过某一大型商场的用户定位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验证了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点评详情